上饶镇西片村自古是“闽粤要塞”所在地。长久以来,西片村以红色革命文化为指引,注重本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集红色文化、客家风情与绿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村落。

上饶镇西片村背靠西岩山,天梯古道从村西北方穿过。在这座不大的村落中,一条古道连接古今、贯穿历史,留下许多传奇故事。

掩藏在群山之中的这条商道,神秘而古老,它贯通闽粤赣湘,也连通了沿海与内陆,历史上是“两省四县”商家民众往返的必经之地,这便是有名的粤东古驿道之一,西片古道。

西片古道建于明嘉靖年间,位于西片村西岩山风景区,全长9公里,经过明朝农民起义军张琏屯兵的三十六寨遗址。西片古道盘山而建,由石块砌筑而成,其中有的路段以长、险、直、奇而闻名,人称“上天梯”。在古道两旁,建有西岩寺、善福寺、宝塔寺、伯岭泉等古迹。千百年来,粤东的先民们与这条古道息息相关,这里一石一阶一亭,都有故事。

西片古道最初的形成,几乎是挑夫们“走”出来的。在当时,饶平当地出产海盐,与内陆地区的土特产正好形成互补,于是村民们在很早之前就开始相互行走,挑夫们挑着盐、粮食等物资在其中来往穿梭,成就了名副其实的“盐粮古道”。

敢登天梯百尺高,能瞰青山数里长。古往今来,这条古驿道一头挑起人们的生计,另一头则扛起国家英雄的革命重任。

年,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沿该古道,从大埔三河坝来到上饶全德学校,召开著名的茂芝会议,成了重要的革命转折点。

革命先烈留下了足迹,古驿道也成为“红军路”。为更好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文化,西片村充分发挥“苏区”文化优势,擦亮红色品牌,致力打造精品红色文化名村。在打造亮点工程中,西片村立足原有优势,妥善保护与开发红色资源,通过修复与保育,让曾经的辉煌历史在古驿道“活”起来,并以此带动全域红色景点建设。

随着一个个项目相继开工,西片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加速推进,村民的生活环境也随之大变样,全新的文体广场、红色文化广场建了起来,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去处更多了,文体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西片村还下大力气发展教育事业,想方设法为村民谋福利。不久前,村里创建于年的西片小学进行了全面改扩建,新的校园占地面积达平方米,最多能接收多名学生,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西片村辖区有11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户,居住着0多名村民。这里的先祖是从大埔南山迁此建村,从那之后,客家文化便在这里开枝散叶,衍生了各种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产物,其中最富代表性的就是当地的华封楼。

相传,华封楼由当地农民起义领袖张琏率义军兴建,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建成。楼内外共两围,内围共38间,直径约60米,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清乾隆癸亥年,乾隆帝追封张琏为“飞龙王”,并赐名此楼为“华封楼”。

在弘扬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的同时,西片村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做活绿色文章,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主调。

西片村拥有山地多亩,西岩笔架山西北方向的吴钩寨中,涵养了接近千亩的原始森林。在树木茂盛、水源充沛的环境中,西片村村民利用平地耕种稻谷、蔬菜,利用低山空地种植柑橘、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向“林下经济”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潮州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