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3公里。
俯瞰爨底下
地质篇
门头沟是京西一片山区,由四列西南-北东走向的山系组成,依次为灵山-黄草梁-灰金坨-笔架山;百草畔-百花山-老龙窝-髽髻山-清水尖-妙峰山;九龙山-香峪梁;马鞍山-卧龙岗,崇山峻岭,山脉连绵,其中北京最高峰灵山海拔米。永定河像一把利刃将四列大山斩断,由于山地切割、河水侵蚀,岭脊之间形成大大小小的沟谷。
灵山(图片来自网络)
京西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16亿年前,形成以石灰岩为主的海相沉积地层,到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形成含煤的陆相沉积地层,所以门头沟是全国五大无烟煤产地之一。早在辽代已有开采,明清时成为京城主要生活能源。“门头沟”地名的由来,也与煤矿开采有关。门城泄水沟原是九龙山与南大梁之间一条天然季节性河,圈门一带众多煤窑开在河道两侧,利用泄水沟排水。由于煤窑不断增多,排水量增大、排泄不畅,影响了煤炭开采。清代,为增加煤炭产量,清廷和民间几次对泄水沟进行大规模修建、疏通。于是作为圈门村地区谷地源头排放煤矿井下废水的泄水沟,得名沟。
京西古道风景区(图片来自网络)
奚西古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京西古道的一部分,是沿着门头沟地质断裂带形成的。断裂带经齐家庄-燕家台-杜家庄-柏峪-沿河城-大村到昌平的禾子涧,长60余公里、宽约10公里,内长城和边关要塞都在断裂带北部边缘。
门头沟长城(图片来自网络)
从斋堂到爨底下村公路旁有巨大石块,据地质学家考察,斋堂有第四纪冰川漂砾。爨底下村往山上步行大约1.5公里,走过“一线天”,沿小路上山,有一处名为“蹄窝”的景点,那其实不是什么动物留下的蹄子印,而是冰川时期石砾被冰川裹挟移动过程中将岩石旋磨成深浅不一的圆洞状,形似动物蹄印。
冰川漂砾(图片来自网络)
蹄窝(图片来自网络)
爨柏景区很多裸露的岩石呈暗红色,抗日战争时期村中曾有34位革命烈士,传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岩石。其实这也是一种地质现象,门头沟地区在白垩纪经历大规模火山喷发,现在在百花山和清水河流域还有一些可以辨认的古火山口。地层随着火山喷发温度升高,岩石中的铁元素被氧化,于是呈现出我们今天看到的颜色。火成岩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适于植被生长,爨柏景区以及附近的黄松岭村、杜家庄村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
历史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出自元代散曲家马致远,他的故居就在京西古道旁。
京西古道是古代北京西部山区的主要交通道路,从斋堂开始,古道由西行折向西北,途经爨底下村。从爨底下北侧上山,过天津关,出罢山口进入河北怀来盆地后竟自远去。京西古道东连帝京,西通塞外,沿着永定河谷而行。斋堂地区所产煤炭,大部分通过这条古道外运出山,直到年下清(下苇甸-清水)公路修通之后,古道自然废止。
斋堂是京西门头沟山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最早是朝拜北山灵岳寺香客途中食宿歇脚之所,后逐渐形成村落。顺着斋堂汽车公交场站沿小路上行,可达灵岳寺。寺院始建于唐,辽代重建,后世多次修缮。因赶公交长途,未去。斋堂建城可追溯到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年)的“土木堡之变”后的第二年景泰元年六月,为防御蒙古瓦剌部落再犯,朝议京西防务,监察御史郭仲曦提出:“天津关、斋堂乃险要处,可立一城。”代宗朱祁钰准奏,但城垣迟迟未建。
天津关石刻(图片来自网络)
灵岳寺(图片来自网络)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年),又发生“庚戌之变”。蒙古鞑靼铁骑大举进犯京畿,侵入洪水口、斋堂,大掠而去。此后二十年中,鞑靼为达到与大明“贡市”的目的,不断南下侵扰,沿途百姓深受其害。因斋堂无城可守,李化龙感到沿河城城垣虽固,但势单力孤,易顾此失彼,拟议建斋堂城,与沿河城形成犄角之势,便于相互增援。万历二十九年(公元年)始建斋堂辅城。
清嘉庆六年(公元年)一场洪水,冲毁了斋堂南半城,西城门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拆毁,东城门被民房屋覆盖,得以保存。东城门在斋堂车站附近,门额清晰,券洞完整。
斋堂东城门
城门旁尚存古戏台一座,建筑年代不详。
古戏台
附近有目测为清或民初遗存民居及残墙门洞,风雨飘摇、残破不堪,不复当年景象。
老屋和残墙
爨底下村名字由来有二:一,村北有崖,远望似灶,人称爨头,偏西有个爨宝玉沟,传说是太上老君炼丹炉,村在其下得名。二,村子位于明代军事关隘爨里安口之下得名。
村民皆为韩姓,相传其祖先于明永乐年间(公元-年)由山西洪洞移民至京西,沿河城守口百户韩世宁后裔。守护世代为军,战时为兵、无战垦田,后人由少增多形成村落。韩姓谐音寒,可平衡爨中之火,所以韩姓家族在此时代延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