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卓笔誊真诰,双涧分流走迅霆”,这是清朝诗人贺世骏描写罗联乡秀美风光的一首诗。诗中所说的“三山”,因形如古人书案上的笔架,而被当地人唤为“笔架山”。
笔架山下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蕉岭”就是其中之一。蕉岭是吴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位于长乐、闽候、福清交界处。沿着小巷进村,不少青砖、石块、木头建筑分布其中,有些仍有人居住。
残留的老墙
仍有人居住的老房子
“老家好,习惯了。”年过八旬的阿婆倚着木门轻声说。
蓦然间,一种时光流转的不舍眷恋,一种岁月沧桑的文化积淀,一种洞穿繁华回归故土的质朴灿烂,油然而生。
一个村名,蕴含千年光阴《长乐罗联乡志》载,公元年晋咸宁六年,武帝灭吴,统一三国,改元太康,析扬州部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二郡。太康三年(),晋安郡太守严高至此,见山岭遍生蕉草(生麻,解放前蕉岭还种植苎麻),因名其地曰“蕉岭”。
旧时代,村民的衣物、蚊帐多由自家织造,蕉草就是最重要的原料。当时的人们先用纤维缉麻,纺成纱,再织成蕉布。少女也自幼就学会了这项手艺,供给家用或出卖。
也许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丰饶物产和便捷交通,不少族姓开始定居于此。“以前没有大路的时候,很多商人、赶考的都要从这里走,再翻过石湖岭,才能到外面。所以那时候蕉岭相当热闹。”吴村村主任陈春生说,“看这几块石板,就是古时候的,本来没这么光滑,走的人多了,被磨得发光发亮了。”
据介绍,明、清时期,蕉岭有百余户人家,村中分高顶街、中街、下底街三段街道,下底街东面为打铁巷,再东有瓦窑地和几处碗窑,还有柴房店(建筑业),酿酒、线面等手工业,盐仓、客栈、店铺众多,商贸兴隆。
如此的繁盛也引来了匪寇的觊觎,蕉岭不时受到骚扰,故族姓变迁较大,曾住过鲁、李、刘、陈、林、黄、郑等,其中鲁氏始于五代,有个叫鲁文简的官至县令。
“因为迁进迁出的频繁,再加上没有族谱,所以整个历史不是很明晰,只是由老一辈口述传下来。听说现在的这五个姓中,刘、黄比较久了,其他的大都是清末和民国时从各地迁来。”陈春生说,“村里常住人口只有人左右,年轻人大都外出经商、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
保甲局残留的南、北两拱门曾经的青石板古驿道三邑要冲,曾设有保甲局数不清年头的大榕树下,向前延伸着一段水泥与石板交错的小道。
听老人说,这条路是古驿道的一部分,周边百姓往福清、莆田、漳州、泉州等地都得从此经过。石板路两米见宽,传为明宰相叶向高铺设。
蕉岭虽不是大村,但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长乐、闽侯、福清三县的交通要道。元、明及清前期曾设有“塘汛”(驻军),岭上筑有烽火台。清咸丰、同治年间,塘汛被撤除,治安失去保障,乡民受豪强欺凌、勒索、掠夺,殷实人家相继迁离。商店、客栈也所剩无几,过往商旅经常会遭到抢虏,民不聊生。
在流痞殃民的形势下,蕉岭保甲局顺势而生。《长乐罗联乡志》记载,光绪二十三年(),东渡乡绅陈韵珂联名三县士绅,呈请省宪在蕉岭设保甲局,管理三县边境政务。局规格好比是县署,委员资格相当于知县。
“那时候保甲局规模很大。据史料记载南北宽有米,东西深米。前后六扇五间排三进。”陈春生比划着,“咯,长了很多杂草的这块,还有建了一排民房的这块,古时候都是保甲局。”
保甲局成立后,禁令森严、巡查频繁,没多久,盗贼便基本逃走了,蕉岭又恢复安宁。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真空现象,到李厚基主闽改为警察所。约于年王伯秋兼长乐县长时裁撤。
经过数百年的变迁,保甲局或因人为破坏或遭风雨侵蚀陆续倒塌,如今只剩下残缺的南北两拱门。
光滑的青石驿道、古朴的深宅大院、庄严肃穆的洪岗寺……蕉岭,处处都渗透着历史故事和时代变迁,等待有心人静静聆听。
百年古刹,五舍十三村共奉在罗联西北入境处,远远地便望见规模宏大的洪岗寺,飞檐翘角,体态堂皇。背靠群山,树木葱茏,将自然融入到一种庄严的气氛中。
据看守寺院的老人介绍,这座寺建于明成化、弘治间(—),是罗联北部五社十三村(即1蕉岭、吴庄②三山、下廖、下蔡、杭下③马厝、下庄④洋中、埔上、上张、下张,⑤顶头)共同供奉的场所,现在又加了大坪、东林两个村。
《长乐罗联乡志》载,寺奉张、钟、刘、史、赵五位灵公,为里人刘洪岗创建,与玉田瑞云庵、八社福星庵、瑯琊永兴寺、前塘罗排庵同时,都为帝爷庙,下属高、柳两神。初为小神坛屡经扩建。公社化时毁。年重建。0年扩建,原庙重新改造增高,石柱、金字柱联、雕梁、画栋焕然一新,右为馆舍。1年寺左新建观音阁,初具规模,以后逐渐建成观光景点供乡人游憩。
“每月初一、十五,周边的村民都会来上香拜神,多的时候有百来人。”陈春生说,“年年正月我们村都会游神,祈求风调雨顺。”
值得一提的是,蕉岭村用于游神的花亭也历史悠久,为清朝同治年间制。工艺精巧,古色古香,雕刻有八仙、鸟兽等物,高约2.5米,木料历经百年而不腐。
高晶晶/文图
编辑/晓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