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年多情,词之开端
夜深人静,诵读儒家经典,掩卷之时。总会想起让自己难以放下的美好时光。竟是跟随父亲闲游扬州的日子。烟花三月,开满荷花的碧湖之上,一条条画舫驶过,在翠帏绣幕里露出半个身影的歌女舞姬,唱得尽是李后主、温飞卿、韦端己写出的情意缱绻,飞絮落花的句子。父亲是嗤之以鼻的,可是这一切早把多情少年,熏酥了筋骨,醉软了心肠。那些柔媚的调子在耳畔回荡不绝。
《乐章集》保留下来了少年柳三变的练习之词。
巫山一段云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如仙山道乡一样的人间胜地,写的就是柳七家乡的武夷山。武夷山自古就是道教名山,而北宋道教昌盛。虽是游山写景之作。相比于前一首词中更是多了瑰丽诡谲的想象,这是对自由的向往,对时间永恒,人生短暂的发问,内容丰富而又单纯,耐人寻味,若不是命运的多坎,未必被扣上“艳科”的帽子。
但是他牢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教诲,勤学苦读。在他死后,白水村的村民把他住宅旁边的两座山命名为笔架山和蜡烛山,以示纪念及勉励后人。
年华正好三、告别妻子,离乡应试
根据他的词作推断出柳七是有妻子的。如下面之作:
玉女摇仙佩·佳人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无论是与妻子产生矛盾,还是与妻子感情似漆时所作,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他的妻子是有感情的,有过一段美好的生活。清人沈谦在《填词杂说》中写到:“大畏唐突,尤见温存”这般小心,如同捧着易碎的青花瓷,令人倍加呵护。
今世来生,你在,我也在,互不辜负互不背弃,这是美丽的约定。
出游的原因千万种,在古代大多数文人,共同的目标都是奔向功名利禄去的。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十九岁的柳七在故乡通过了乡试,离开崇安,前往汴京应礼部试。
此际寸肠万绪古时的男子为了功名而离乡,乃是一个家族支持的大事,何况柳氏一族是白水村的大家族。个人的情爱是微不足道的,光宗耀祖才是大计,这是封建社会的的丛林法则。此时的柳七对前途尚无过多的顾虑,此刻最为难过的是与爱妻的离别。伤心是无助的,唐代诗人赵嘏写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读书,科举,入仕,这是渗入文人血脉的基因,是穷其一生也解不开的心结。
离开家乡越来越远,梦想也许越来越近。柳七不敢回头,看哪个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只有扬鞭催马,尽快离开这块伤心地。
鹊桥仙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个人理想和家族的荣耀为大,再多的不舍也只有辜负佳人,违背当初的盟誓。多年后,历经世故沧桑懂得真情的珍贵时,却早已满身风尘噫。
迢迢匹马何时归?他走了,带着一切美好,带走一切美好,从此天昏地暗。
四、烟雨江南,醉也欣然
从崇安到汴京,从民风淳朴的闽地到繁华喧嚣的江南。年轻的风流才子被江南烟雨的万种风情化去了多少英雄气概,吴侬软语中尽是儿女情长。滞留了柳七的脚步,更是催长其词人的天赋。眼前的美景美人让他提笔写下杭州那时的万千风情,无限繁华。
无限繁华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氤氲秀丽的江南让词人情动难扼,无法自拔,为烟雨江南泼下了浓重的一笔。极言钱塘之繁华,太平盛世之风采,湖山之美好,都市之富庶温柔乡之风情。此词一时名动,有佳人为其歌,有名士为其赞,更让金主完颜亮生出了“投鞭渡江之志”。词人也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之时。
这首词不单单是抒发自己杭州感受,实际上还为了自己能够踏上仕途而投出去的第一块问路石。古代士子通过科举考试登上庙堂这只是方法之一。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干谒”的方法,挺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引起权贵高官注意,从而进行举荐。
风尘寻梦柳永就是先走第二条路,出自闽西山村,父亲又是一个降官,只能靠自己的少年才华来走向仕途。当时杭州官员是孙何,柳七想去拜谒,无奈门禁甚严,求见不得。乃创该词,通过一名歌姬之口,因词中赞颂杭州的富庶,间接就体现了官员的为官政绩,引起了孙何的注意。柳七也顺利踏出了仕途的第一步,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