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m.39.net/pf/a_4703211.html

导航到惠安清咸丰年间邱二娘起义遗址,经宋代蔡襄题字的“清辉”古石,向前百米的半岭车场下,再往前是崎岖的登山石阶古道,车辆不可通行。

不久前的一个午后,在泉州娲皇宫垂榕树下,我和胡道长泡茶话仙,聊起祈仙公梦。胡道长和很多泉州人一样只知道洛江马甲的仙公山,不知还有比此更早近百年的笔架山仙公寺,奉祀着何氏九仙,传说也是其母舅范侯公修炼得道的地方,于是相约农历十月廿二日晨前往谒山。

笔架山位于惠安县城西北角与泉港、仙游三县区的交界处,海拔.3米,比清源山高出多米,是惠安群山中的最高峰。下车仰望山巅,只见三峰雄秀相连,形似贵妇头髻,古称三髻山;明洪武三十二年()惠安知县陈永年登游时,见其山水环抱风水上佳,又三峰如“文人投笔之架”,遂改称为笔架山。

近两年我因工作迁居泉州东海湾,较少来笔架山了;之前住惠安时,与山友组建了“笔架阳光”群,相约每个周未拂晓攀登笔架高峰,无论是严寒或酷暑,成了山友们多年来风雨无阻的约定。今日重登临,倍感与山格外亲切。

踏着冬日熹微晨光,我们从一块斑驳的“仙路直上”石牌叉路右侧起登,迎着山林花草的清香,步步登高,步步远离城市喧嚣和尘世纷扰。脚下大小参差的石阶上,落满枯叶,风吹过阶面,浮现出藓绿的青苔,这些表面磨光风化的阶石是东晋时砌的古道,婉延曲折向上约有级。漫山遍野的油杉、松树、山茶、龙眼、余甘、红柿、杜鹃、紫荆和不知名的花树,长着闽南四季如春的繁茂,纯净的风在山谷中呼呼作响。经仁心亭走到恒心亭,已是浑身发热额头冒汗,身后山村的牛哞、狗吠、鸡鸭叫声也渐行渐远。一边悬崖一边深渊的峰回路转中,时有看不见的鸟儿在幽谷鸣唱,时有采冬蜜的小蜂嘤嘤飞过,时有山涧清泉从高处流下,我们畅快淋漓地呼吸,无所顾忌地喊山,让天地听见自已的心声,空谷中回荡着旖旎风光。

从山脚到山顶,很多人数了又数说有四座亭,其实在诚心亭与善心亭之间还有一亭,是一座供奉土地公的小石屋,其门额上有古旧红砖刻着“净心亭光绪乙未年拾月置”字迹虽模糊,仍依稀可辨。我们气喘吁吁地走到善心亭东望,笔架的龙头石已近在咫尺;沿林间山路下坡,再拐两个弯,就见路两旁各有一方巨石站成天然的山门,摩崖上刻着“西天门”三个大字,再上前几步,眼前倏现一排三叠的笔架仙公寺在香雾缭绕中,宛如空中楼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中涌动着莫明的感动,你会觉得一路上大汗淋漓的艰辛和坚持都是值得的。

苍茫云海间的笔架山上,仙人已乘鹤去,唯留下凌渡顶峰的仙石桥和流传千年的美丽传说。

相传,汉武帝时,天尊神游玉京山,拨云扫雾俯视人间,见中原文化昌盛,而闽地地处南蛮,山深林密,教化未开,刀耕火种,缺医少药。天尊顿生恻隐度化之心,一念转动间,座下九真圣莲因为与他心意相通,竟泛起金光,微微颤动,即从圣莲宝座上舒展而起,化为仙真之形。天尊道“……如今南蛮教化未开,现派遣你们,应运降生,弘我道法,教化众生,造福生灵。荷莲相生,闽郡太守何侯,号任侠,江西临川人士,素有正直侠义之风,受汉武帝信任,派为闽郡太守。就命尔等九人托生太守膝下,奉元修真"。又言“大道无形,且五色令人目盲,你等下凡,需以心为镜,以梦为灵,感悟世事,点化世人"。传说,当年九九重阳之日,闽地百姓见满天霞光中幻出一朵金莲,分化九日,齐往福州于山所处飞去。那时何夫人正在后堂小憩,恍惚入梦,梦见九日直奔向她而来,张口惊呼时,却见那九道金光齐汇入口中。多年未得子的何夫人随梦而孕,后诞下九子,分别取名应天、厚福、宏仁、广富、济世、体道、通神、显圣、定慧,是为何氏九仙君。九仙幼年时,除了长子应天额正中竖长一目外,其余的皆为目盲。何太守中年得子,本满心欢喜,但也因此不胜苦恼。一日闲暇看到九子端坐室内,呆若木鸡,顿觉悲戚,忍不住泣道“苦了我儿”。谁知长子应天朗声对道:父“亲不必悲伤,所谓大道无形,且五色令人目盲。茫茫红尘,庸俗过甚,我等是担心受到了外界干扰,而破坏了修道的诚心。其实我们兄弟几人心如明镜,何尝一日目盲?父亲请放心,等到我们几人道成之时,便是我等目开之日。”,何太守凛然一惊,这不是先秦老子《道德经》里的话吗?九子何时读过经书呢?何太守心知有异。于是差人找来《道德经》,由长子应天吟诵,领着众兄弟修习。

后来淮南王刘安想要造反,何太守曾得一梦:“见一木上破青天”,九仙知晓后告诉父亲:“木破于天,是个"未"字,今汉室强盛未衰,望父亲劝谏淮南王切不可逆天而行”。后刘安果图谋未成,而遭杀身之祸。

九仙在世三十三年,有一天,忽然对太守夫妇说道:“蒙父母亲恩,生我血肉之躯,养我残破之身,现尘缘已尽,也该是我等离去的时候了。”,何太守夫妇不舍,言道:"你们九个人才有一只眼睛,让我如何放心"。九子应道:“也罢,那就请二老跟我们来吧”。到了闽江边,只见九子各取闽江龙津之水擦拭双目,顿然目开眼明,炯炯有神。何太守夫妇既喜且悲,喜的是九子双目已开,再不受那残疾之苦,悲的是分离在即,但知天意如此,也无可奈何,只好伧然作别。

九子一路向南,飘然来到兴化湖边(今莆田仙游县九鲤湖),结庐而居,炼丹治药,教益百姓,泽被四方。过了九年,九仙在兴化湖边,各自掏出金丹一颗,口中念道“金鲤道友,且随我去”。顷刻间,波涛翻滚,湖中有九尾鲤鱼跃出水面,九仙将金丹抛入鲤鱼口中,金鲤的头顶顿时生出龙角,腾空而起。九仙跃然骑着金鲤鱼升天而去。附近百姓目睹仙迹,所以就将兴化湖更名为九鲤湖,而仙游的地名也因此而来。

九仙飞升之后,回到大罗天玉京山清微境,得到元始天尊敕示,领命下凡,至石竹山潜修,以梦点化世人,泽被黎民苍生。九仙常云游四方,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期间见三髻山(笔架山)风景雄奇,别有洞天,遂带其母舅范侯公在此修炼。一天,应天真人见机缘成熟,带范侯公到山巅,将脚下祥云化为巨石,像一座天桥架在峭壁沟壑之间,真人笑道:“舅舅,此乃通仙桥,你敢走过去吗?”,烈烈山风在耳边激荡,底下万丈深渊,云雾茫茫,范侯公不禁双腿发软,正犹豫时,应天真人在范侯公背后一推,坠落下去的范侯公一声惨叫,突然感觉身体轻如羽毛,浮生如梦,终悟道成仙。

仙石桥下的笔架仙公寺,依山凿壁建于东晋(公元-),与福州石竹山道院始于魏晋的灵宝观几乎同期兴起。《仙谿志》载:“神(九仙)主科名尤灵,诏岁,兴福、漳、泉士大夫斋戒诣祠,祈梦不绝。”,一时香客摩肩接踵而来,“人间车马皆因梦”。后因三髻山(笔架山)顶可容面积只约平方米,于是南北朝齐(公元-)时扩迁至洛江马甲双髻山(现仙公山)。

不知是地灵人杰,或是人杰地灵。说起仙公古寺,总会让人想起明朝生于仕宦世家的惠安名人张岳公,他和笔架仙公的一段奇缘。张岳少时家贫,一年初秋,其洛江马甲芦田村的襟兄(同门)王良为儿子办满月酒,张岳提着番薯粉前往祝贺。王良瞧不起这份薄礼,当着众人挖苦他家棉被臭虫多,便趁机奚落一番。张岳拍案而起,说自己人穷志不穷,不攀附他富家过日子,言罢拂袖而去。回家途中遇大风雨,夜宿半岭笔架仙公寺,取一尊雕像为枕,和衣而眠,深夜睡梦中忽闻有人叫唤:"张大人,劳烦你抬头让我翻翻身。"张岳惊醒,心生诧异,知是仙公托梦,便发誓日后出人头地定重修仙公寺。于是,他时常来此潜修攻读,正德八年()张岳20岁中举人第一名,25岁登进士,名噪泉郡,后成一代大儒,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官至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载入《明史》。千年古寺几经坍圮重修,现寺前仍保留着嘉靖年间张岳还愿修葺的筑崖鹿砦护墙,成了百年佳话和读书人朝圣的胜地。

我们从小隘门进笔架寺,由西向东有一层的护院和三宝殿,二层的观音殿,三层供奉何氏九仙和范侯公的朝天阁等一字排开,建筑面积约平方米,高低错落有致,融佛道浑然一体,香烟缭绕。三宝殿内挺立着两根明朝的古朴锥形大石柱,东柱镌有“惠安县知县陈永年鼎建”、西柱“医学训科官刘本吉募缘”的碗大字刻,见证了明永乐(公元-)年间百姓朝拜仙公的香火鼎盛,和地方官保护名胜古迹及重修寺宇的功绩。

护院的两位老阿姑介绍,寺庙在文革期间遭受严重破坏,于-年当地黄田村民组织信众修葺重建,使曾经破败的笔架仙公寺焕然一新,呈献在我们面前。

供奉仙公的朝天阁前,两根年代久远的青龙神鸟石柱虽风化严重,但气势依然磅礴,飞之欲出;外埕东侧摩崖上有三排竖向石刻“岩奇景胜、灵山古刹、笔架寺”,掩映于长藤绿蔓之间,像是历史书页里未湮灭的泛黄记忆。

巍巍高处,我们承一汪岩涧清泉,相对而坐,慢煮一壶云雾山茶,静听阵阵松涛隐隐传来,有如天籁之音,脚下云飞雾盈,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环顾山中,奇石错峙,散落着你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仙憩石、观日台、仙脚印、石鼓、石瓶、石笋、龙头石、太阳石、月亮石、鸳鸯石、仙鹤石、神龟背印石等等;四周群山迤逦,层峦叠翠,极目远眺,与聚龙山、双髻山、观音山、麒麟山、文笔山等遥相呼应,相映成趣;洛阳古桥依稀可见,东海的粼粼波光接连远天一色;让人如临仙境,心旷神怡。

你不去攀登,永远不会知道“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波澜壮丽;也无法体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那份淡定。

看山是山,或看山不是山,青山依旧;但愿你我未老,共守心中如初的那份美好。

人生如山,有起有落,有上山也要下山。我们从笔架山下来,从净心亭旁的右叉路走古驿道,这条自宋代惠安置县起有黄田铺就有的古道,可通往县城、洛江,仙游三地,近年来走的人越来越少,随意生长的杂树野草将有些路段都淹没了,我们各取一根树枝边探路边前行,真是步步惊心。不禁叹感慨“上山容易下山难”,虽然上山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省力,但却容易失足跌下山去。从古至今,多少盛极及衰的朝代、多少乐极生悲的英雄、多少功成身退的智者都验证了这一名言;人生如山,唯有上山尽力,下山用心,才能饱览人生风景的传奇。想到这,我随口向道长喊了声“当心脚下”。

约走了一公里路,远远听到有诵经梵唱声,能闻到飘逸在林间的檀香味,便知是到了玄奘寺。绿树环抱之中的玄奘寺,是年底在原岭头宫的基础上修建的,现住持是曾在泉州承天寺燃臂受戒的智弘法师,他在佛前以菩提心为火引,点燃智慧之灯,立下奉献自己、服务众生的弘愿,道心坚定,像是这深谷里的幽兰,独立而芬芳。来笔架山,我和许多游客一样,都喜欢顺道造访玄奘寺找智弘师父和师兄们品茗论禅,聆听经法;若赶上早晚课时,也一起礼佛拜忏,以期能入佛之知见。

我问过智弘师父,是什么机缘会想来到这深山老林建寺?师父道:以前在福州修行时,有几次观音菩萨在梦中呈现出一遍山林,示意要到那建寺弘法。开始从福州、莆田、泉州寻了几年,都与梦中的景象不符,年夏天第三次来笔架山寻找仍未果时,心情沮丧,炎炎夏日汗流浃背,暂在半岭小店避暑,说明来由,询问店家可知山中是否有旧的宫寺。店主木桂兄闻之,便带智弘师父来岭头宫察看,找到树丛中一座被杂草掩盖的半塌破旧石屋,屋里正中供着一块“圭峰大神”石牌,落款“大清光绪丁亥年重修”。经介绍,此宫原有一老姑看护,文革后半岭村民改信基督,便无人接管,以致荒废。智弘师父站在高处,环顾四周,竟然与梦中所见景色一样,不禁热泪盈眶道“就是这里,就是这里”。于是开始发动善众修路、建寺和配套生活设施,山中石阶车辆无法通行,所有的材料都须人力的肩扛背挑,攀爬近两公里山路,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难的六个月修建,才初具规模。玄奘寺从无到有,弘扬“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行愿,如今来此皈依的弟子已近两百人,每月斋戒日大法会都人山人海,场地拥挤欲筹划着二期的寺宇扩建。

下山途中,我们遇见有玄奘寺的师兄正挥着竹扫在打扫山路,身后有松果和茶籽纷纷熟落的声响。

笔架名山的仙公梦和观音梦,无不昭示着天人默契的玄妙;每次登临,看到的不只是山中美景,也将会看到更清净、欢喜的自已。

人生如一段旅程

每个人都是过客

站在岁月的叠翠峰峦

看日子行云流水

精彩在跋涉中绽放

生命的每次回首

迢迢千山的梦里

心莲日渐丰盈

崇山峻岭

一树树松风拂煦

一串串野果红透

一缕缕鸟语花香

古木参天

我在笔架云端

掬泉煮茶

等你

曲径通幽

请长按泉郡娲皇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