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是个千年古县,境内的南山北海,有太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民间很早就有了关于“十大景”的说法,并在清代《宁海州志》中详细记述而传承至今,其中包括“白塔残阳”“范园春晓”“海市云收”“荆岩古寺”“昆嵛叠翠”“龙池喷雪”“龙门归帆”“卢峰霁雪”“牟台秋望”“石洞烟霞”。

与“十大景”相对应的,牟平民间还有“十小景”之说,其中的“范园春晓”“牟台秋望”“白塔残阳”与“十大景”相重合。其余七景为“松树竹影”“三山不显”“雾上塔峰”“双眼龙头”“无天门楼”“一步两桥”“三步两庙”。

在年版《牟平县志》名胜篇中,又把“海岛琼阁”“林园石奇”“明珠乐园”“人间瑶池”“西里杏花”“龙泉沸涌”“冷泉甘冽”“山石冰流”“百里绿带”“仪凤山庄”收录为牟平“新十景”。

笔者经多方查阅资料,把牟平“十大景”“新十景”整合起来,逐一说道说道,让家乡“大牟平”美美的形象能传播得更远一些。

牟平“十大景”

范园春晓

位于现雷神庙战斗遗址处,是金朝大定年间宁海州学正范怿的花园,史称范园。

明崇祯年间,知州饶登去金龙山求雨,返回时路经范园,雷雨交加,饶登进玄都宫避雨,并许愿给雷神修庙。后在范园东侧修起了雷祖殿,这就是雷神庙名称的由来。

当年的范园,地处金龙山与浩岭山之间的开阔地,阳光充足。其北面就是州城城墙,挡住了冬季西北边刮来的寒风,“向阳花木早逢春”,别处花草还未完全从冬眠中醒来,这里已是春意盎然,“范园春晓”因此被列为牟平十大景之一。

年2月13日,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在这里壮烈牺牲。年,雷神庙战斗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洞烟霞

烟霞洞位于昆嵛山西北隅烟霞山际。此洞原为一突兀的岩石自然造化所成,后人工略加雕琢。此洞口向南,上方镌“烟霞”二字。洞室椭圆,高3米,长7米,洞右壁刻“烟霞洞”三个大字,洞内供奉着“北七真人”雕像。

金大定七年(),陕西道士王重阳自终南山南下,来胶东讲道于烟霞洞中,收马丹阳、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为徒,号称“北七真人”,并以此为中心,在宁海、文登、莱州等地传道,创立了全真道。

烟霞洞以其独特的风景闻名于世,石洞四周壑谷幽邃,松柏掩映,石径回绕。每当阴霾天气,遥望洞天,山头云海如浪,周围雾气缭绕,时有霞光出现,五彩斑斓,绚丽壮观,宛如烟霞缥缈,故“石洞烟霞”列为牟平诸名胜之首。

卢峰霁雪

卢山位于牟平区大窑街道西南方,因其形似笔架又名笔架山。卢山三峰并立,中峰最高,雄伟奇峻,风光秀美,与古城牟平东西相望,“城中望之,飞青舞碧,如批图画”。站在卢山北望,一望无际的大海如近在眼前。东南望去,山峦层叠,青山如黛,泰礴顶缥缈可见。山体南侧是断壁悬崖,山势险峻。环顾四周,云雾浓重,日光暗淡,颇有华山气势。每逢冬季霁雪初晴,银装素裹,阳光辉映,分外妖娆,“卢峰霁雪”因此成名。

明清以来,这里多建寺庙,香火不断,以卢山院、山神庙为最。

昆嵛叠翠

横亘文登、牟平两地的昆嵛山,峰峦连绵百里,山势盘桓曲折,壑谷交错,林木葱茂,历史上曾称之为“海上诸山之祖”。

昆嵛山的主峰泰礴顶,海拔.8米,山上名胜不胜枚举。群峰逶迤连绵,山青水碧,自山峰至深谷,树木种类繁多,百草丰茂,近观一片青葱,远望一片黛绿,这种苍山重合,翠绿折叠的景观,被文人墨客称之为“昆嵛叠翠”。

龙池喷雪

九龙池位于昆嵛山西北峰之苍山间。苍山海拔米,山麓崩崖对峙,有石壁长多米,石壁上梯列着9个天然的圆形深池,大的直径五六米,小者直径一二米,池水清澈见底。甘冽的泉水沿着九道坎,撒珠喷雪,飞流直下,活像一条七彩斑斓扶摇直上的巨龙,后人呼之曰“巨龙池”。再后来,人们根据九坎天然凿成,改名为“九龙池”。“龙池喷雪”因此写进了“重修宁海州志”,为宁海十大景观之一。

牟台秋望

牟台位于牟平城东2里许,沁水河西岸。据史料记载,曹魏末年,司马骏被封为东牟侯,建别墅于此,以此得名。后来,牟台上修建有东牟侯祠和双凤寺等庙宇。

牟台海拔虽仅29.6米,但为牟平城北部沿海附近最高处。登上牟台,极目远眺,山川城郭,无限风光一览无余。到了秋天高粱晒米时节,如同点燃无数火炬,登高远眺,一片火红,为“牟台秋望”更加增美添色。

白塔残阳

据清同治《重修宁海州志》“州境总图”显示,位于州城外东南不远处(今快活岭公园南)有两座元代石塔,一座九级,一座七级,传说是两女尼葬塔。每逢落日之时,塔座早已昏暗,塔顶和两塔之间的缝隙还有残阳余辉,故时称“转阳塔”。春末夏初时分,落日在城西三十里的桂山低凹处,此时双塔周围已暮色四合,但塔峰和中间空隙,仍可见来自桂山的夕阳余辉,此景便被称之为“白塔残阳”。两座白塔历经风雨战乱,最终被毁。

荆岩古寺

位于牟平城西荆山西麓的荆岩寺,堪称境内众刹之首。据史书记载,该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五年(年),重修于清朝。该寺因建在荆山上,故得名荆山寺,亦称荆岩寺。其占地余平方米,前后共有3座大殿,前大殿塑有释迦牟尼佛像,两旁塑有十八罗汉、托塔天王、韦陀;中殿为千佛殿,塑有李龙田铜像及其他佛像;后殿塑有媲卢佛。寺中有许多古碑,多系金元时碑记。西北处立有5座名塔,其中有金朝大定十八年()建的顺公葬塔和泰和三年()勒字公葬塔。

古寺门前的一棵古松上悬挂古钟一口,晨钟暮鼓,回响于数里之外。旧时荆岩寺庙貌庄严,碑碣林立,群塔参天,远近闻名,为牟平十大景观之一。年,庙宇被拆除。

龙门归帆

现高新区东泊子村北,数百年前有一个天然良港叫龙门港,滩平海阔,水深少礁,是宋代北方重要的港口之一。明朝为抵御倭寇袭扰,这里建有炮台。甲午海战期间,龙门港总兵曾率嵩武左营和福字三队驰援威海。

龙门港是其时著名的渔船汇集地。每当夕阳西下,碧空如洗,站在海滨沐风远眺,海天一色,渔帆点点,像游走在蓝天碧海间的星斗,煞是壮观,“龙门归帆”由此名列牟平十大景之一。后来,龙门港因疏于整修,年久淤塞,逐渐废弃。

海市云收

牟平有60多公里的海岸线,从古到今,曾多次出现海市蜃楼奇景。春夏相交之际,雨过天晴,东南风轻拂,海上风平浪静,阳光和暖,遥望远方的海空,竟然梦境般出现山川林木、城池楼阁,以至车水马龙,变幻无常。据民间流传的说法,在养马岛西北方向,曾连续3年出现过海市蜃楼奇景,其中一次景象显示长达近一个钟头,“海市云收”便被列为牟平十景之一。

牟平“新十景”

龙泉沸涌

龙泉汤位于龙泉镇龙泉汤村北。“常年汤沸泉涌,如龙吐水,云蒸雾腾”,泉水温度高达52℃,含氟、硫等成分,可疗皮肤病。清代在此建“龙泉”四角亭池。前人浴罢曾留诗云:“行人浴罢闲相语,可似华清第二汤。”

人间瑶池

三星湖位于养马岛大桥向南米、牟平区宁海街道办事处北系山村西。由一大一小两个相互贯通的人造三角湖组成,面积为3.6万平方米,为年宁海镇建造。三星湖边松柳成行,别墅幢幢;湖内建设有亭阁、曲廊和鱼仙奏笛等雕塑。因其中一个亭子的顶端安装了三颗闪闪发光的五角星,因此被叫做三星湖。

林园石奇

风云林园位于牟平城南蛟山一带,年在振兴宁海经济的改革风云中落成,故名风云林园。其总面积亩,划为10个林区,依山势的起伏修成总长32公里的环山大道。林园秀丽,林园内鸟兽栖居,野趣诱人。山路蜿蜒曲折,山奇石异美不胜收,其中当属“八戒石”最是形神逼真、惟妙惟肖。

明珠乐园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宁海镇西关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集体经济迅速壮大起来,成为当年中国“十佳村”之一。年,宁海镇西关村投资兴建西关公园。公园占地余亩,布置有假山、宁海湖、明珠阁、动物园、少年宫、游泳池等,人称“明珠乐园”。

海岛琼阁

养马岛又名象岛,由莒岛、小象岛、里蹦岛组成。一条山脉东西横卧黄海中,距牟平县城7.5公里。年9月定为省级旅游开发区。现已建成十里长堤、石马广场、赛马场、观澜阁、望海亭、听涛馆、海水浴场等。养马岛之阳,草木葱茏,楼阁林立,海水荡漾,浪击渔舟,山水相映,景色壮丽,列为“新十景”之“海岛琼阁”。

冷泉甘冽

牟平区龙泉镇有一个叫涝夼的小山村,村北是早年牟平通往文登的驿道,村南就是昆嵛山主峰泰礴顶。由于村落建在昆嵛山腹地,空气新鲜,风景迷人。村子南边有一个由“蝴蝶泉”汇成的“荷花湾”,更是美名远扬。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曾五次出巡,其中有两次经过昆嵛山下的驿道。那一年,始皇的车队行经此地,驻足小憩时发现,山花烂漫之中,有一眼泉水汩汩汇集成湾,水面波光粼粼,恰似朵朵荷花盛开,与翩翩起舞的蝴蝶相映成趣。始皇遂命人取而饮之,顿觉泉水甘冽清纯,一路风尘疲惫一扫而空。

秦始皇当即唤来史官,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史官告诉他,此山名为“昆嵛”,乃上古神山,“仙山之祖”,长生不老之术也许就在此山此水之中。始皇于是下令在此驻跸,并将泉水赐名“蝴蝶泉”,河湾赐名“荷花湾”。荷花湾周边是秦始皇当年驻跸期间养马的地方,后来就被叫做“马圈”,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西里杏花

“十里杏花谷”位于牟平区大窑街道西里山村。四面环山,峰峦叠嶂,景色秀美。西里山村民自古喜爱种杏,山上山下、河边路旁、房前屋后,都栽种了不同品种的杏树。每年春天是十里杏花谷最浪漫的时节。四月初,杏花一簇一簇、一树一树地在山谷之间蔓延开来,远望似满天繁星,又似白雪点点,宛如一处缥缈仙境。大片大片的白花汇成的“杏花之河”,依山绕村顺谷流淌,延绵数十华里,因而得名“十里杏花谷”,今列此为“新十景”之“西里杏花”。

山石冰流

冰流旺村在牟平区高陵镇的最南边,是一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山村。牟平曲姓分为多支,冰流旺村曲姓被列为高陵潘家庄“死鞠活曲”这一支。

冰流旺村地处嵠山北侧,在山坡一处低洼的地方,有一块光溜溜平滑如镜的大石硼,一眼细细的泉水在这里涓涓渗出,常年不断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缓缓流淌着渗水的大石硼,在阳光照射下,如同冬天的冰块一般洁白晶亮,村子因此得名冰流旺。

百里绿带

牟平区北部,黄海海岸线长65公里,有海滩面积7万余亩。历史上海滩泥沙给沿海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每逢冬春季节,风起沙飞,沿海38个村庄的近20万亩农田倍受摧残,有的村庄还因此多次被迫南迁。年,牟平县委提出了“三年造完林,十年树成林”的海滩治理规划。经几代人年复一年地不懈努力,现沿海防护林区内林带面积达亩,原来上百个流动沙丘已被固定,风沙危害得到了彻底根治。如今,沿海防护林带像一道绿色长廊,又是一道生态屏障。

仪凤山庄

牟平区王格庄镇黄庵山下的黄阳后村,原为清朝举人王明萼的别墅,名为仪凤庄。王明萼是乡内大河东村人,清咸丰辛酉()举人。光绪十五年(),他在黄庵山仪凤岗的左下方选择了一块风景优美之地,并参考北京颐和园一角的设计构思,建起了小巧精致的仪凤庄。仪凤庄依山傍水,建筑精巧,环境幽雅。有“在在池”“听雨楼”“三角泉”“蟹眼泉”“卧虹桥”“连珠滩”“卧波桥”等景点。

来源

烟台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